北大方正集團北大醫療海洋石油醫院 “海陸空”救援,為生命護航
近日,北大醫療海洋石油醫院海上醫療中心經歷了一場特別的“海陸空”聯合救援活動。 當天晚上,北大醫療海洋石油醫院與渤海油田作業協調部、泰心醫院、中信海直天津分公司聯手,成功轉運并救治一名在海上平臺突發心梗的員工。該員工最終進行冠脈介入手術植入支架,病情轉危為安。
這條“海陸空生命綠色通道”是如何迅速、有效搭建的? 我們跟隨當天的時間線,來一探與時間賽跑的背后故事。 19:00
渤海灣某平臺上,北大醫療海洋石油醫院海上平臺醫生盧斌接到一個緊急醫療求助——有一名老工人突發胸口疼痛。他立即攜帶設備和急救藥品趕到患者床旁進行檢查。患者自訴胸骨后疼痛,心電圖顯示:V1-V4導聯 st段明顯抬高,血壓160/100mmHg。“急性心梗?”憑著經驗,盧醫生立即警覺起來,讓患者馬上嚼服300mg的阿司匹林,同時給予了氧氣持續吸入、與患者溝通病情、安撫患者情緒并將整理好的診查資料傳回海上醫療中心會診,建議平臺管理者做好立即啟動醫療應急的準備。
19:20 海上醫療中心接到平臺發來的患者檢查資料,第一時間與心內科值班醫師王連環溝通,考慮急性前間壁心肌梗死,隨時有生命危險,決定立即通知平臺啟動醫療應急程序。心內科醫護人員立即出發趕赴中信海直機場,準備護送員工前往泰心醫院。
19:45
作業協調部總值班室接到平臺來電:一名員工出現胸骨后疼痛及出汗癥狀,疑似急性心梗。總值班室迅速與中信海直聯系申請臨時航線,安排直升機“7141”起飛接病員。
20:40
直升機降落在海上平臺,為保障患者轉運途中的安全,平臺醫師攜帶急救設備護送患者返回陸地。
21:22
直升機安全返回機場,醫護人員迅速把患者轉移到救護車上直奔醫院。醫生將患者的病情檢查結果和概況發到泰心醫院胸痛中心院前急救群,同時電話聯系醫院,對方表示綠色通道已準備好。
22:00
救護車抵達醫院,醫護人員早已在急診門口等候,立刻通過綠色通道為患者安排急診冠脈介入手術。
23:00
患者冠脈前降支置入了一枚支架,病情轉危為安。
平臺醫生密切觀察患者病情,積極干預,隨時向陸地匯報生命體征和心電監測結果;心內科醫護團隊與海上醫療中心醫生及時開通遠程會診、決定啟動應急程序并奔赴機場護送患者;渤海油田作業協調部總值班室與中信海直啟動空中“120”急救預案,分秒必爭運送患者返回陸地;對接醫院開辟綠色通道第一時間為患者進行冠脈介入手術。3個多小時的診斷、轉運、手術就是一場生命的接力賽,緊急聯動、高效配合,才使得患者得到成功救治。
這一次海陸空聯動會診、轉運及救治,是北大醫療產業集團旗下北大醫療海洋石油醫院面對海上一線員工生命健康保障預案實施的一次大檢閱。各個環節、各個部門都交出滿意的答卷,充分展現了海上醫療中心醫護人員對一線作業現場強大的醫療保障和應急處置能力。這也是天津市濱海新區范圍內首次實現海、陸、空轉運并舉、四家單位聯動的現實應急場景實操,初步搭建了全方位、多層次的立體醫療應急模式,這種“空中120”為今后類似案例的應急實施進行了寶貴探索。 延展閱讀 關于北大醫療海洋石油醫院海上醫療中心
北大醫療海洋石油醫院海上醫療中心現有300多名全科醫生和30名潛水醫學保障醫生,擁有160多個海內外作業現場醫務室,是國內規模最大的海上醫療急救中心和潛水醫學保障中心,每年海上診療8萬余人次。與國際S0S合作,成立了 “國際SOS中海油醫療服務中心”。取得了 “美國心臟協會(AHA)心血管急救培訓中心”和“國際創傷生命支持聯合會(ITLS)中國天津北大醫療海洋石油醫院培訓基地”兩個國際培訓資質。分別聯合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空港醫院、濱海國際機場與泰達國際心血管病醫院、中信海直公司建立了天津市常態化空中120急救通道,每年空中急診轉運救治60-70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