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國家科技創新與雙創戰略深入發展,方正集團旗下北大科技園作為國家大學科技園,致力于加強與依托北京大學科技、人才與校辦產業體系資源,探索建立產學研合作協同創新機制,促進地區產業轉型升級,推動北京大學更多優秀科研成果服務創業者、科技企業成長,助推社會經濟創新發展貢獻。從北大孵化器走出了ofo、未名企鵝、佳格大數據、易快報等一批創業明星,從地方園區走出了北大綠欣高可信、土人設計、華農天時、晶派科技等一批原創科技企業,北大科技園在探索建立全球化創新創業新生態的過程中,倍受主流媒體關注。?
三地參展2017全國雙創周,亮相央視新聞聯播雙創周專題報道
2017年9月15-21日,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火熱開展。北大科技園、北大孵化器作為北京大學國家雙創示范基地重要組成部分,同步參展上海主會場、北京會場、內蒙古分會場。
15日開幕儀式當天,央視新聞聯播走訪上海主會場各參展單位。最終,北京大學國家雙創示范基地展區從150個來自全國各地的優秀展示單位中脫穎而出,作為創新創業服務平臺杰出代表亮相新聞聯播雙創周專題報道。
探索“全球化創新創業新生態”,引新華社關注報道
北大科技園與北大北美校友會、西雅圖華人創業協會以及MIT-Chief等機構,在韓國與未來科技部、在華創新中心等政府部門,以及丹麥哥本哈根投資促進署、英中貿易協會、新加坡經濟發展局等全球各類雙創載體多維合作,積極推動中國創新創業主體不斷拓展與外界的深度交流與合作:引導中國創業者尋求全球化創新思維與解決方案的同時,引進海外創新創業者和先進的技術、管理理念,為國內投資機構進行全球創新產業鏈配置選拔國內外更優質的創新創業項目。
新華社記者對此高度關注,并在深入采訪后將北大科技園“全球化創新創業新生態”的探索實踐在《新華每日電訊》2017年9月15日雙創周特刊里刊發大篇幅報道。
《光明日報》特稿專訪北大科技園優質國際化交流平臺
“一張桌子、一套政策、一塊平臺、一個生態”,北大科技園總裁陳庚在總結孵化器行業發展30年歷程時說到。一系列社會發展成果正在造就青年海歸創業者的黃金時代,國家創新創業孵化環境快速完成了迭代、演進的升級過程。中國未來將成為世界創新創業中心,發展趨勢的呈現表現為高端人才的持續性流入。一直以來,北大科技園積極探索國際化協同創新舉措,作為海外人員歸國創業優質服務平臺,構建國際化創新孵化體系,吸引全球新技術、歸國留學生回國創業、落戶北大科技園全國分園,打造人才互動、科研共享、技術互通、創新互聯的立體化國際聯動基地。
作為海外歸國人員創業的優質服務平臺代表,北大科技園接受《光明日報》專訪,稿件于2017年9月12日專版刊發。
關于北大科技園
源于北大、服務社會。方正集團旗下北大科技園以“校地合作?協同創新”為方向,致力于建設北京大學科技成果轉化、科技企業孵化、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和高科技產業化發展的重要平臺載體。
開放合作、創新互聯。北大科技園傳承北大創新精神,對接世界前沿科技資源,融入國際科技創新浪潮,打造地區科技創新“高地”,建設創新創業服務“高速公路”, 以“雙高”服務“雙創”,踐行北京大學服務社會經濟發展的國家使命。
媒體問詢:
王海文
北大科技園品牌發展部品牌主管
電話:010-62769088-8054?
郵箱:wanghaiwen@pkusp.com



北大科技園亮相央視新聞聯播雙創周專題報道


探索“全球化創新創業新生態”,引新華社關注報道


《光明日報》特稿專訪北大科技園優質國際化交流平臺

北大科技園